
初见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哪一抹“盐色”最让你惊艳?千百年来,斑斓的色彩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泼墨浸染,交织出一幅美丽富饶的盐亭画卷。
春蚕吐丝的白,世代传承着华夏母亲的古老记忆。上古时期,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后人尊之为华夏母亲,“先蚕”娘娘。在作为蚕桑丝绸发源地的盐亭,栽桑养蚕的技艺自嫘祖开始,五千年来从未中断传承。从唐宋时期作为川北茧丝绸贸易集散地闻名于世,到民国时期“茧丝大王”吴家义在麻秧场自办茧庄、丝厂,所产“元宝牌”细在上海几至断销,再到2017年“四川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统”被农业部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千百年来,盐亭人的生命早已与蚕丝的白色交织在一起,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蚕丝的纯白永远是盐亭人心中最神圣的颜色,是一脉传承的先祖记忆,是对于嫘祖母亲的深深缅怀。

苍松劲柏的翠,郁郁葱葱簇拥出一片绿色海洋。盐亭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境内保有乔木树种46科200种,灌木20科35种,全县活立木总蓄积5842530立方米,绿化率达99.6%,森林覆盖率高达56.38%。在盐亭,登峰望远,放眼林木苍苍,静听鸟语,细嗅柏香,脱尘无忧之感油然而生。

风吹油菜的金,于和煦春日之下绽放着馥郁芬芳。微风拂来,涌起一股又一股金色的波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过来一波又一波亮光。油菜花田里,清新、自由、沁人心脾的香味与热烈、灿烂、无言以表的色彩调和成了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焰,引人驻足流连。

碧水晴天的蓝,是水天交织浑然一色的通透纯净。天之蓝,是天高云淡,远望苍穹万里无云的盛夏蔚蓝,又是雨过初晴,从密布阴云中初初探出那一抹青蓝;水之蓝,是碧波荡漾,水光潋滟晴方好的粼粼浅蓝,又是平铺十里,水面宽阔淼茫波光如镜的明澈湛蓝。如若恰逢晴空万里,更有水天一色,交相辉映之景,澄澈的蓝色在天高水远之处,却又似乎触手可及,如同置身水天交接的梦境。

字库厚重的灰,是悠悠千载惜字崇文的文化传承。字库,也称字库塔、惜字塔、焚字炉、敬字亭等,是古时焚烧字纸的塔式建筑。古人认为文字神圣而崇高,字纸不应随意丢弃,哪怕废纸也应洗净焚化,表达对字纸的敬惜。目前全国约存留字库塔251座,其中盐亭保留着32座字库塔,造型精美、风格各异、高低不同。通体灰白的字库是盐亭人惜字崇文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遗迹,更是“耕读传家”的儒家文化在盐亭本土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体现着盐亭人民对文字的敬畏和文化的遵从,象征着读书立志、惜字崇文的优秀文化在盐亭上绵延不绝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