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月13日,是第十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非遗传承,健康生活”。
从本周周四(6月11日)起,至下周一(6月14日),
绵阳各县市区将分别组织开展非遗展示展演、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市级集中活动于6月13日在三台潼川古城举行。
有卖点 30余个项目线上线下开集市
作为系列活动内容之一,今年绵阳将举办线上首届非遗购物节。
届时,绵阳非遗产品同时登上阿里、京东、拼多多、东家等10余家电商平台,
从消费端发力,帮助广大非遗传承人特别是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拓宽销售渠道,推动复工复产,助力脱贫攻坚,促进非遗保护传承。
目前,我市7家非遗就业工坊均已全部上线销售。
同时,24家非遗企业、90余种非遗产品参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线上购物节,
其中3家企业在京东开设8个店铺,8家企业在淘宝开设13个店铺。
在线下非遗购物节和多彩非遗展示展览方面,选取潼川豆豉制作技艺、梓潼酥饼制作技艺、
中坝口蘑酱油酿造工艺、张包蛋制作技艺等30余项餐饮类非遗项目,
在潼川古城布设“美食一条街”,让市民、游客品尝“非遗味道”。
选取羌绣、羌族水墨漆艺、羌族草编、文昌年画、平武剪纸、聋派指画、绵阳拼布等
20余项极具地方特色非遗项目在潼川古城进行展示、展销,让市民、游客领略非遗文化。
有看头 特色非遗组团巡游、展演
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期间,绵阳将组织30余项特色非遗项目,在潼川古城开展巡游和专题展演等活动。
绵阳将邀请川剧变脸、被单戏、蜀派古琴、安州古琴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及古筝、茶艺、汉服等传统文化表演项目在潼川古城开展定点展示活动;
邀请平武虎牙藏族斗牦牛、金峰雄狮、花园龙舞、郪江镇城隍庙会(郪王出巡)、建中高跷、菊河小狮子等
20多个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潼川古镇开展巡游表演活动。
非遗主题展演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在6月13日当天,将举行主题展演,通过精彩的歌舞《欢歌鼓舞》《薪火相传》、
多声部演唱《羌山深情》、表演唱《天下豆豉数潼川》、旗袍秀《最忆是三台》、
圆圆舞、猫猫舞、大刀舞组合表演《白马情缘》、非遗抗疫作品《奋斗的交响》、
女子群舞《肩铃舞》等特色非遗节目展演,展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绵阳市的传统技艺。
学手艺 非遗大讲堂现场授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活态传承,是绵阳非遗保护的一大特点。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期间,绵阳市非遗中心将开设“非遗大讲堂”,
组织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面向传统文化爱好者现场授课。
授课项目包括平武剪纸、羌族草编制作工艺、鑫田粮艺、涪城面塑等。
围绕“健康生活”主题,组织刘氏骨科、陈氏筋络调理等传统中医药专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免费义诊,讲授、宣传传统中医药文化,倡导大家健康养生,快乐生活。
同时,活动期间还将举办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摄影展,授牌非遗扶贫工坊,
宣传非遗法规,向社会公众普及非遗知识,推动非遗走进人们的生活。
绵阳自古人杰地灵,
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了众多精彩的“非遗项目”
光是国家级的项目就有7项,
一起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羌年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北川羌族生活在相对独立的封闭的环境中,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在节日庆典方面,便鲜明地反映了羌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其中最为盛大隆重的就是“羌年”,羌族人民的新年,农历的十月初一。
为了和汉族的春节相区别,又称为“羌年”或者“过小年”,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羌族原始宗教的上坛经典《木姐珠》上说,天神木比塔的幺女儿木姐珠,执意下凡与羌族青年斗安珠结婚。
临行时,父母给了树种、粮食和牲畜作陪嫁。木姐珠来到凡间以后,很快繁衍了人类,所种的树木骤然成林,粮食丰收,牲畜成群。
木姐珠不忘父母的恩泽,便在秋收以后把丰收的粮食和肥壮的牲畜摆在原野上,向上天祝寿。
从此以后,“羌年”就成为羌民喜庆丰收、感谢上天的日子。
跳曹盖
白马藏人跳曹盖”是四川绵阳市平武县境内聚居的白马藏人的一种古老的驱邪祭祀祈福活动。
白马藏人历来信奉原始的自然宗教,不信喇嘛教,不吃酥油,每年的正月各寨子都要“跳曹盖”祭祀山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
“白马藏人跳曹盖”渊源长久,数百年来,由于交通闭塞等原因,
“白马藏人跳曹盖”未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一直保持着古朴原始的特性,
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活化石”,其中包含有很多白马藏人原始文化的信息。
由于白马藏人没有文字,加之古籍资料记载的贫乏,古老的“白马藏人跳曹盖”对于研究这一独特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就尤为重要。
文昌洞经古乐
文昌洞经古乐(即洞经音乐)起源于南宋乾道年间梓潼县七曲山文昌祖庭——大庙,
因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最初不叫洞经古乐或洞经音乐,而叫檀炽钧音。
文昌古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和艺术两个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昌洞经古乐走出庙堂、走出梓潼,步入世俗,
不断吸收各地、各民族的音乐营养,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豆豉酿制技艺(潼川豆豉酿制技艺)
潼川豆豉是四川省三台县最具盛名的地方特产,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
据1930年的《三台县志》记载: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左右,邱正顺的前五辈祖先,
从江西迁徙来潼川府(今三台县),在南门生产水豆豉做零卖生意。
他根据三台的气候和水质,不断改进技术,采用毛霉制曲生产工艺,酿造出色鲜味美的豆豉,因产地潼川而定名“潼川豆豉”。
清康熙十七年(1676年)潼川知府以此作贡品,敬献皇帝,得到赞赏而名噪京都,列为宫廷御用珍品,进而逐步为全国知晓。
传至邱正顺时,便在城区东街开办“正顺”号酱园,年产20多万斤,盈利甚多,人称“邱百万”。
抬阁(青林口高抬戏)
“青林口高抬戏”指流传、活跃于川西北地区江油青林口古镇的一种民间乔 妆戏表演样式。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江油市的青林口都要举办传统庙会。
当地这一习俗已沿袭多年,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扎高抬、唱大戏。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
因年代久远,已成习俗,每逢会期,必有表演,十里八乡,观者如潮。
禹的传说
北川,古属西羌,亦称西夷。《孟子》说:“禹、西夷之人也”。《史记》云:“禹生西羌”。
《竹书纪年》说:“修已背剖而生禹于石纽”。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川西北置郡设县,北川属汶山郡广柔县。
杨雄《蜀王本纪》 、谯周《蜀本纪》、陈寿《三国志》、郦道元《水经注》等史记都记载禹生广柔县,具体地点为石纽刳而坪。
北周天和元年(公元566 年)始置北川县。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取名“石纽”之“石”“甘泉”之“泉”,更名为石泉县,此后的史志都指石泉县为禹生之地。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因与陕西石泉同名,复改为北川县。
据古史记载,今北川县应为大禹故里。虽然年代久远,北川至今还流传着大量有关大禹的传说,
石纽山、禹穴沟还比较集中地完好地保存着有关大禹的遗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千百年来,北川人民一直视大禹为始祖、为宗神,世世代代缅怀他、纪念他。
口弦音乐
口弦是羌族妇女专用的简单乐器,用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一种青竹制成。
口弦音色独特,深受羌族妇女喜爱。弹奏时,右手将口弦置于两唇,左手扯动麻线,竹簧即发出声音。
口弦弹奏十分讲究,通过一侧的麻线拉动产生的震动来传音。
音律的改变全靠演奏时扯动麻线的力度和舌头触及簧片的位置以及口型的大小、口中气流强弱来决定,弹奏难度大。
怎么样?这还仅仅只是绵阳国家级的非遗项目!
要算上省级、市级、区/县级的话,简直数不过来!
如此精彩好看的非遗项目展览,
6月11日,我们潼川古城,不见不散!